柚子會來風神廟是因之前去文化中心聽蔣勳演講 主題跟"光"有關係
蔣勳老師也撥放了風神廟透過"光"改造的照片
進而吸引柚子前來一探究竟^^
廟內也擺放照片與模型給人參觀^^
風神廟在民權路三段 因為這裡緊臨水仙宮菜市場
柚子平常很少經過這裡 就算經過也都是水仙宮菜市場吃吃喝喝
風神廟的腹地不大 所以要來這最好是徒步進來
要不然是沒地方停車的!!
台南這間風神廟是台灣唯一的一間,主祀風神爺,清乾隆4年(1739年)由台灣道鄂善奏請建廟,祈求護佑台海往來船隻安全。乾隆42年(1777年),蔣元樞大修風神廟,並在廟前建接官亭。當時,出了大西門就是格局宏偉的風神廟,位居往來台、廈的要津;其本身性質是台灣罕見,被譽為清代八大廟宇之一。
相傳風神持有一隻蘊藏大風的寶貝葫蘆,氣一出口,即可成風。因風神可自由控制風勢的強弱,古代漁家都虔誠奉祀。另自一說,則稱風神是日八里宿中擁百興風能力的箕星,箕星適時送風,有功於人,因此人們誠心崇拜。
日治時期,因開闢道路而將風神廟拆除過半,加上巷道取代河港,風神廟的地位不復當年。坐北朝南,目前僅存拜亭、兩廂和正殿,格局不大,廟內神像為府城寺廟神像藝術所罕見。風神高居殿堂之上,雍容華貴。陪侍的水神和火神,一青一紅,造型特別。配祀的雷公,鳥嘴鳥爪、手執斧鑿、腳踏皮鼓;電母雙手持明鏡。廟前立有兩個石亭,造型相同,但西邊為新作。
(上述資料來自網路)
由上面的木板 可更了解接官亭與風神廟的由來!!
柚子覺得在台南就是不用怕迷路 鑽進小巷子反而有更多驚喜
柚子假日有空有時也會來亂逛小巷子 常常會有驚喜出現^^
可能會發現特色老屋 可能會喝到香醇的咖啡 可能會遇到熱情的阿公打招呼與閒聊
既然是"感光台南" 一定要來看晚上打光後的風神廟ㄚ^^
柚子只能說有打光跟沒打光真的差很多
打光後 這風神廟更吸引人晚上進來逛一逛^^
為了這些晚上的照片 柚子跑了兩次風神廟
體會到白天與夜晚的差異
這些照片沒有拍的很好 沒辦法把蔣勳老師說的"光"的感覺拍出來
但歡迎喜歡台南的朋友 來這體會夜晚有"光"的風神廟^^